据统计年鉴显示,近几年来,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,这意味着大概只有约1/3的博士毕业生未获得高校教职。
博士毕业,学历可能是你任教于高校的基础起点,却是进企业的闪光点,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高校?
我们先来看高校与企业的优缺点。
企业的优势
钱多:企业一般要比学校钱要多一些,这也是大多数博士毕业去企业最主要的原因,毕竟博士毕业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了,养家糊口的压力比较大。
晋升机会好:目前企业博士数量还是相对较少,学历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好的晋升和受重视机会。
企业的劣势
时间不自由:目前绝大部分国内企业和研究所加班都是常态,企业时间相对不自由。
专业很难对口:博士课题一般做的都是比较细的一点,而企业一般强调工程应用,所以很难正好找到非常对口的岗位,大概率都要重新学。
真正需要博士的企业并不多:很多企业虽然招聘博士,但是去了都是干一些工程上的事情,其实这些岗位并不需要多少创新,往往硕士都能很好的胜任,博士去了可能并不能找到用武之地。
天花板低:企业的发展天花板相对高校较低,可能10年后职级和收入并不能有很大的提高。
高校的优势
科研环境比较熟悉:可以很快的进入角色,上手快。
时间相对自由:虽然有部分学校要求新老师坐班,但是时间还是比企业相对自由,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打工。
天花板高:我认为这是高校最大的优势。
高校的劣势
教职难拿:目前国内内卷严重,好学校的教职非常难拿,一些二本相对要好一些。
科研压力大:国内普遍非升即走,这就导致年轻老师压力非常大。
起步收入较低:在同一地区,高校待遇一般比企业要低一些。
有些人读博就是奔着进高校
对于就业选择,一些在读博士生就直接表示,当初自己读博就是为了进高校,是目标决定了行为。
至于为什么放弃企业的高薪,因为从两个人讨论过读博亏不亏的问题后,最终得出结论“对于家境一般的家庭,读博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”,进入高校,工科的老师很多能做一些横向的项目,做得好的话这些收入也很可观。老公读博的几年攒下了30多万,自己积累10多万,算是衣食无忧。
在没有轻松又稳定又收益高的工作选择下,当大学老师真的不失为一个折中的选择。只要你的成果还行,学历背景还行,进高校任教的机会还是很大的。